查看原文
其他

聊聊Spark的分区

大数据学习与分享 大数据学习与分享 2022-07-09
       通过上篇文章【Spark RDD详解】,大家应该了解到Spark会通过DAG将一个Spark job中用到的所有RDD划分为不同的stage,每个stage内部都会有很多子任务处理数据,而每个stage的任务数是决定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。
       首先来了解一下Spark中分区的概念,其实就是将要处理的数据集根据一定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子集,每个子集都算做一个单独的分区,由集群中不同的机器或者是同一台机器不同的core进行分区并行处理。
       Spark对接不同的数据源,在第一次得到的分区数是不一样的,但都有一个共性:对于map类算子或者通过map算子产生的彼此之间具有窄依赖关系的RDD的分区数,子RDD分区与父RDD分区是一致的。而对于通过shuffle差生的子RDD则由分区器决定,当然默认分区器是HashPartitioner,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场景进行自定义分区器,只需继承Parttioner组件,主要重写几个方法即可


以加载hdfs文件为例,Spark在读取hdfs文件还没有调用其他算子进行业务处理前,得到的RDD分区数由什么决定呢?关键在于文件是否可切分!
       对于可切分文件,如text文件,那么通过加载文件得到的RDD的分区数默认与该文件的block数量保持一致;
        对于不可切分文件,它只有一个block块,那么得到的RDD的分区数默认也就是1。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我们可以通过调用一些算子对RDD进行重分区,如repartition。

    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,很多小伙伴不理解,RDD既然不存储数据,那么加载过来的文件都跑哪里去了呢?这里先给大家提个引子——blockmanager,Spark自己实现的存储管理器。RDD的存储概念其实block,至于block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源进行调整,blockmanager的数据存储、传输都是以block进行的。至于block内部传输的时候,它的大小也是可以通过参数控制的,比如广播变量、shuffle传输时block的大小等

近期关联文章:

Spark RDD详解

Spark通识

大数据常用技术栈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